大姪女之前一直跟我說這部片子很好看,所以我當時就跟老公指名我一定要看這部片子。昨夜趁小孩躺平就寢,夫妻兩個一起把DVD看完了。(我們上一次並肩坐著 一起看的片子是神鬼奇航第一集,也是很久了吧,真懷疑我們夫妻怎麼過日子,不過這也是題外話了...) 劇情簡介只要上網搜尋一下就可以無限列表出來,我就不轉貼了。 看完片子,我們夫妻倆揉揉眼睛,各自睡覺去,心情沒有特別起伏,也沒有看完電影後釋壓的滿足感,彷彿昨晚根本沒看過那部片子。 當初看到電影預告我也很想看這部片,加上姪女又大力推薦,不過,真的看完時,連失望兩個字都懶得討論。當然你可能會問: 有這麼糟嗎 ? 其實如果想想女主角黛安蓮恩的表現,也許沒那麼糟,但是回顧整部劇情,很明顯的,是一部前置概念強烈,最後卻很不幸成為努力想要深入探討,卻又很想滿足各種觀眾胃口,瞻前顧後,呈現的結果就是故事似乎還有一些什麼橫哽在喉嚨說不出來。 找個形容詞說得清楚一點,就是:「 隔靴搔癢 」。 網路到底能做些什麼,現代人恐怕早已快被無限的可能性寵慣了,偶而打開資訊新聞看到那些創新者的idea,往往讓我們不由自主的讚嘆,甚至成為跟朋友茶餘飯後的討論,直到那些創意不久後改變我們的生活,這樣的事情已經司空見慣,講真的,電影裡頭那樣看似很驚悚的網站殺人方式,已經滿足不了在日常生活中就已經飽受科技創意驚嚇的我們了。而且,還需要「主體」本身拿著電擊器出門去殺人,真的算是很Lowtech,如果去創投會議上發表,不好意思,恐怕連一塊錢贊助都拿不到。 於是乎,這部片第一概念就已經不能滿足習慣網路的人了。 該血腥又不夠血腥,相信也滿足不了喜歡看奪魂鋸那種定位清楚的片子的觀眾。 安排了男女主角,卻又止於點頭之交,相信有些慣於要看激情戲碼的觀眾,也是討好不了。 沒有動作、沒有槍戰、沒有內心戲、沒有美感、沒有大場面。唯一似乎比較清楚的,似乎就是: 好奇心不只可以殺死貓,還可以殺死人, 這類的議題。只是,當所有的概念都要混在一起演出,企圖把所有類型的觀眾都騙進電影院消費時,難以凸顯的議題也已經征服不了喜歡深思哲理的觀眾了。所以,真難怪影評有三分之二都沒有好語氣。 好奇心、點閱率、人類的虐殺劣根性,這三件事情就成為整部電影的浮木,我要強調的意思就是說,它似乎有抓到東西,但又不是抓得很好,幾乎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