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[專輯推薦] 大衛福斯特與好友們的音樂饗宴

 

如果你跟我一樣,從80年代就接觸西洋音樂,絕對認識照片中的那個老年人(是的,他已經接近60歲)。如果你不認識他,那現在有一個絕佳的好機會。他叫 David Foster (大衛福斯特),曾經是某個One-hit-wonder(就是只紅一首歌)合唱團的一員,而現今則被稱為HitMan (安打製造機),橫跨詞曲創作、編曲、製作人等各項身分。而這張專輯就是他與所謂他的好朋友的現場演唱會實況DVD。

如果只是這樣的身分,老實說他不會有這麼多好朋友來幫他站台。更重要的是他幫助了許多人在英語流行歌曲的市場綻放光芒,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則非 Celine Dion (席琳狄翁) 莫屬。Celine Dion 在遇到 David Foster 之前,其實已經在加拿大的法語市場有相當的知名度,而在當時她其實連英文都不會說。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以及 David Foster 的功力,讓 Celine Dion 在英語流行歌曲的市場一鳴驚人。她的第一張英文專輯名稱是 Union ,中文翻譯為水乳交融,當時這捲卡帶(沒錯,是卡帶!)正是陪伴我度過高中時代漫長通勤時光的一個重要指標。除了Celine Dion,其他如 Andrea Bocelli (安德烈波伽利)、Josh Groban (喬許葛洛班)、Michael Bublé (麥可布雷)則是他這幾年的”新發現”。

回到正題,這張專輯正是這些所謂的好朋友一起幫 David Foster 站台的演唱會。陣容有多堅強,看博客來的說明就知道。每個出席的角色,不管是老、中、青,都有個人演唱會的經驗或實力。而演唱會上面表演的歌曲,不但幾乎都是 David Foster 的作品,而且用暢銷歌曲已經不足以形容,真可算是經典曲目。整個演唱會中,我個人認為表現最精彩的,是 Michael Bublé 。他是一個著名的爵士歌手,不只現場唱歌功力一流,搞笑程度也是令人刮目相看,而且他也是 David Foster 未來的女婿之一(David Foster 有五個女兒,全部都出席了該演唱會)。他跟 Laura Pausini 現場合唱"You’ll Never Find",我個人是百聽不厭。不過這首歌的出處是他個人的演唱會,而不是 David Foster 的演唱會。

 

每個人在演唱會中精采的表現,用文字絕對無法形容,親身看過才能知道。整張專輯的收藏價值,絕對超過五顆星。如果你不相信,看了下面這個由 David Foster 、 Babyface 與 Kevon 表演的現場片段,就知道我所言不假。

 

整張專輯有一個遺珠之憾,那就是在幕後花絮中有 Babyface 演唱"Who's Holding Donna Now"的片段,而這首歌並沒有收錄在正式的專輯中。這首歌在 YouTube 受到眾人詢問,無奈在 YouTube 上也找不到這個版本的影片。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,大概就如 David Foster 自己講的,他太忌妒 Babyface 了,所以專輯中只保留一首歌的位置給他。既然 Babyface 現場演唱的版本找不到,那就用原主唱的版本過過癮。

 

因為孩子的媽說演唱會中有一首歌讓她覺很很讚,所以我特地找了原主唱的版本,讓她見識一下,那就是 Earth, Wind, and Fire 的 "After the Love Has Gone"。這首歌是這個團體最為人所知的歌曲之一,創作人不用說,David Foster 自然是參上一腳了。一首美妙的歌曲,可以讓長相普普的大叔,瞬間成為師姐殺手。音樂的魔力在此充分加以展現。

 

David Foster 在整張專輯中,不斷提到其他人是如何的具有天賦與努力。是的,這些人都是千里良駒,而 David Foster 這個伯樂不但發現這些良駒,更實際幫助他們獲得成就。所以對這些人而言,David Foster 不只是他們的朋友,更像是恩人。而對我們而言,當然就是感謝 David Foster 帶給我們這麼多美妙的音樂。因為他,西洋流行音樂多了許多讓人美妙的回憶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你今天Wii了沒?

自從紅白機那個年代後,我就再也沒買過電視遊樂器了。這次跟老婆商量之後,打算響應馬政府的呼喚,用消費刺激經濟,而第一波目標就是Wii。因為沒有時間去比價,也不想研究軟改、硬改這些艱深的學問,所以就在2009年的第一天,冒著冷風帶著大量(??)的現金到朋友介紹的店家去敗了一台Wii。裝的過程並不複雜,只是沒有甚麼比較好玩的遊戲,所以裝好後只能揮揮棒或是相互打來打去。不過這麼虛擬的東西,對浩瑄來說或許還可以稍微適應,而對裕鑫來說可就是太遙遠了,也因此就出現了裕鑫還是拿著小汽車觀看遊戲畫面的鏡頭。不過還好後來找到了一個軌道車的小遊戲,終於讓裕鑫有了參與的感覺!   對照鏡頭外的藏鏡人,顯然浩瑄已經進入況狀,玩得很投入。     裕鑫手上拿的是...小汽車!!

小孩練合氣道的二三事

  五月19日午後,合氣道的小朋友們相約到公園練習,也讓奕琦阿姨拍照,留下小小的身體練合氣道時的身影。 本文圖片來源: 幸福留影   攝影師:陳奕琦     有一天他們會長大,但是身體的記憶會跟著他們一輩子。這句是雲門舞集幼兒舞蹈教室的廣告詞,我是相信的。只是對我而言,萬華合氣道場會比我千里迢迢帶小孩去市中心去上律動課,要來得親切許多。 對小孩而言,這裡不只是一堂「課」,這裡像是他們第二個家、第二個遊戲場、第二個認真學習的地方。   有朋友問我:「 小孩學了合氣道以後,萬一以後爸媽反而被打怎麼辦 ?」 其實,我也曾問過一樣的問題,當時我自己還沒開始練,不瞭解個中滋味,其實還蠻擔心以後想拿棍子打不孝子,反而被「 空手奪白刃 」怎麼辦? 人類是個複雜的動物,我想沒有一個問題,會有著單一答案。是不是練了鋼琴一定不會變壞,是不是國小念了資優班一定就能上台大,這些問題的答案會隨著時間、環境、情感...而不斷改變。 身為一個學員家長,我不能說「 練合氣道一定不會變壞 」,因為如果在道場中,教練再怎麼規範「 長幼有序 」的道理,但是假設家中的環境卻是由上而下的強勢高壓(家暴之類的),相信無論是不是合氣道的孩子,一路被壓抑到了青春期,也是會如同火山一樣的爆發吧。 人是複雜的動物,教養最後的結果,其實都需要很多因素去支持。   但是,當我自己也成為學員的時候,基本上,我就發現擔心合氣道的孩子會變壞,真的是有點多餘了。也許說出來很阿Q,但是,當你 「知道被壓趴在地上」 是什麼滋味,我相信一個正常成長的孩子,打從心底不會想出去逞兇鬥狠了。(何況外面的柏油地是更硬.....。) 在練習的過程中,要學會腳踏實地,要學會保護自己,也了解到面對師長跟對手要更懂得謙卑。這樣的事情,是只有父母兩人所無法獨自給予的,要把孩子放在一個大環境裡頭,去明白長幼之間的關係。當孩子找到歸屬感以及自己的位置,內心自然不會像飄盪的魂魄,急於在黑暗的世界中找到一席之地。     我想,任何一個叛逆小孩,如果有聽到教練揮拳時衣袖有凌厲的風聲,他內心裡頭一定會盤算,想像自己想當「 惡少 」,但是遇到這種「 被害人 」的時候,可能會有什麼下場......

提早認知

我家女兒念的學校有舉辦課後社團,美其名是課後社團,其實那就是校內才藝班。 一年級上學期我就讓她選了初階圍棋班。她還算蠻有興趣,而且校內收費比外面便宜,老師跟教材的素質不錯,又有同儕一起切磋,我心想一年級下學期也繼續報圍棋課。 到了下學期,錯就錯在沒有問清楚就勾選繳費了。我一直以為,老師的教材應該是分「初階班 上學期 」跟「初階班 下學期 」,結果開學後兩個星期,女兒才跟我說,上課內容跟上學期一樣,老師說她應該 報進階班 才對。 一整個是當媽的我狀況外,也不好再拜託老師私下幫浩瑄換班。我只好假裝正經的跟她說:「 那就當作是 複習 ,好好把基礎打好,知道嗎?」 其實心裡對自己搞的烏龍覺得很無奈。 每次上完圍棋課,我的習慣是會問一下對弈的狀況如何,不是在意輸贏,只是想知道她學習狀況。由於她是 「複習班」 ,所以這學期下三盤至少會贏兩盤,剛開始的幾堂課,老師還讓她一個人對兩個同學下。 聽說,圍棋班的另一個女孩子,遇到要跟浩瑄對弈,未下先棄子投降,而班上男生則視打敗她為目標。 (我很清楚一山還有一山高,這篇 真的 真的 不是迷糊媽媽的家長炫耀文,往下看就知道了) 「你今天上課狀況怎麼樣啊?」我問,某一個禮拜下課後。 「有個男生要跟我下棋時,很認真的跟大家說:【哼哼,我要來打敗 臭女士 。】」女兒笑著說。 「後來呢?」 「是我贏啦。」 又下一個星期下課後,同樣的對話。 「那個 臭男士 又說要來打敗我。」她笑著說。 「有成功嗎?」 「沒有。」 她接著說:「 那些男生都是用 嘴巴說說 而已 。」   (才一年級...媽媽認為這認知也太早了點吧……-_-"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