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比情人的電話更重要的號碼

 

 

周四下午,請了半天休假的老公,在帶小孩打完預防針之後,決定要趁著天氣不錯,夫妻倆帶小孩出去吃些點心,然後去公園走走。
好一個美妙又幸福的午後。

我跟小孩都已經踏進了電梯,按住開門鍵,等孩子的爸走進來。

但一切,都在聽到一個奇怪聲響之後,變了調.....。我聽到老公在喊我:「你先出來啦,鑰匙卡住了。」

 

所以,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否已經昭然若揭,什麼是比情人的電話更重要的號碼,答案就是:「鎖匠師父」。

 

由於數年前家中有過一次門鎖被破壞的驚嚇經驗,所以當時決定花了些錢,換了一個「很會叫」且等級相當高的警報鎖。於是也不知道這種鎖到底是防小偷還是防主人,在鑰匙卡住的當下,它用很尖銳的巨響,用力的拒絕它兩個面如青土的正牌主人,而主人依然試圖搞定它。

叫天天不靈,叫地地不應,鎖匠先生的名片,安安穩穩的放在房間抽屜的名片簿裡,隔壁可愛的鄰居聆聽如此巨響,竟然也沒人開門出來關心一下。由此可證,等級再高的警報鎖,關鍵不在於叫得夠不夠大聲,而在於鄰居聽力好不好。

直奔樓下管理委員會,看看有沒有鎖匠電話,不過他們搖搖頭,沒有我認識的李先生的名片跟號碼。走出管委會,抬頭看看我家的哪一樓層,傳出來的警報聲連整個中庭都聽得到,天哪。
因為之前就知道鎖匠店面搬家了,不敢貿然去亂找,所以趕快騎車去找里長,里長一通電話,幫我約了鎖匠趕來,但他正在另一處工作,路程也還要20分鐘。

回頭去找老公小孩,小孩依然天真爛漫追趕跑跳,完全不知道面色鐵青的大人在忙什麼。
夫妻倆商量之後,決定讓沒吃午餐的老公帶小孩繼續下午的行程,也去吃點東西。

 

我一個人等著,鎖匠沒多久就到了。
這鎖號稱鎖匠都打不開的等級,從四點多,弄到七點半。我的平安夜的前半段,就聽著警報器叫了半小時,接下來是電鋸電鑽槌子,再電鑽,再槌子........一再重複,心中的無奈真是無法言喻。

 

所以各位請檢察一下,手機通訊錄裡面有沒有可靠的鎖匠的號碼,唉,這一次,我們就換了一個等級差不多,但是不會再逼逼叫的門鎖了。

 

以上是我意料之外的平安夜,以下非廣告啦。
我認識這鎖匠也大概有四年了,第一次就是我家的門差點被撬開的那次,里長跟警察找他來幫忙我們處理。師父看起來是挺老實,本來不覺得有什麼特別,不過,稍微一比較,就知道有差別。他很有職業道德也很專業,而且,價格也很合理,合理到有時會讓人感動得流淚的那種。所以這四年多以來,就算連我們搬家到六張犁又搬回來,幾個門鎖也都是找這位李師父來處理。

鎖店在南機場公寓那附近,服務的範圍應該是摩托車能到的台北西區南區,或中永和,有需要的話應該都可以詢問看看。

其實遇到門打不開,也無人能救的狀況時,最怕的是被鎖匠漫天喊價,那種時刻也幾乎只能任人宰割吧。再來,最怕的是有些不道德鎖匠使用回收二手鎖,當作新品賣給你,基本上也會埋下不安全因子。

還有些鎖匠可能專業度不夠,動不動就要破壞到底,或是整片門都拆了,卻發現鎖還是拆不開的也有。

 

這位李姓鎖匠是真的很不錯,為什麼從四點弄到七點多,一方面是這鎖:「真的很難拆」,一方面是他很努力想幫我們省錢,所以仔細分階段去拆鎖。

 

什麼是價格合理到讓人感動得快流眼淚?我看他三個小時又鑽又敲,他跪著蹲著,地上一堆金屬碎削,還回去拿了三次零件,最後我問他拆鎖的服務費是說多少,他說200。這能不流淚嗎。
當然你會說,他會把利潤算在裝新鎖的收費中,但事實上,他賣鎖的價格也較一般鎖店便宜。是啦,我承認有偷偷比較過啦,像之前那種會逼逼叫的警報鎖,找他裝大概比市價少兩千左右。

有需要這位鎖匠電話的,請再私下問我就好。不要寫出來了,我怕他會被同業打.....。

 

 

想想,我家好像機械跟電子產品終結者,什麼東西到我家好像都很容易壞....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你今天Wii了沒?

自從紅白機那個年代後,我就再也沒買過電視遊樂器了。這次跟老婆商量之後,打算響應馬政府的呼喚,用消費刺激經濟,而第一波目標就是Wii。因為沒有時間去比價,也不想研究軟改、硬改這些艱深的學問,所以就在2009年的第一天,冒著冷風帶著大量(??)的現金到朋友介紹的店家去敗了一台Wii。裝的過程並不複雜,只是沒有甚麼比較好玩的遊戲,所以裝好後只能揮揮棒或是相互打來打去。不過這麼虛擬的東西,對浩瑄來說或許還可以稍微適應,而對裕鑫來說可就是太遙遠了,也因此就出現了裕鑫還是拿著小汽車觀看遊戲畫面的鏡頭。不過還好後來找到了一個軌道車的小遊戲,終於讓裕鑫有了參與的感覺!   對照鏡頭外的藏鏡人,顯然浩瑄已經進入況狀,玩得很投入。     裕鑫手上拿的是...小汽車!!

動與靜

雖然每個小孩,在父母心中都是「 獨特的存在 」,不過,我總是盡力把他們的優點跟缺點放在一起看,才避免自己得到「父母的盲目病」。 有次我跟學妹惠婷聊到我女兒,說她可以玩到瘋,也可以在桌前坐著看書畫圖一小時沒問題,至於玩的程度,幾乎可以用「大暴走」來形容。 學妹聽完,很給面子的說:「 那很好啊,能靜能動 。」 我接著說:「 可是不能協調啊 。」自己覺得莞爾,但一想到那兩隻脫韁野馬,我可拿不出喜形於色的表情啊。 說到瘋癲跟沉靜並存的極端程度,我女兒又比弟弟更嚴重數倍,無論文攻武嚇、好言或惡臉,都無法將之收歸為一板一眼爸媽心裡的「 正常範圍 」之內,惟有學習耐著性子慢慢導引,小孩不是太脫序演出就好。   只能說,當媽的這幾年慢慢觀察下來,結論是每個小孩的天生氣質都不同,用 「比較」 的瞬間去抹煞小孩與生帶來的天性與天份,對孩子來說是很不公平的事情。偶爾,事情也會反過來,爸爸媽媽也會「脫序演出」,小孩會在旁邊耐著性子慢慢等待。我們不是完美的一家人,吵吵鬧鬧、嘻嘻笑笑,雞飛狗跳的度過每一天,期待的不過就是,如果世界末日,我們要相守一起,如果世界還有美好未來,那就請兩位小孩各自尋找幸福去。 那些「動與靜」,雖然也讓我深深困擾,但我想想,等到以後他們背起包袱離開家裡,這些點點滴滴,大概會成為我緊握不放的回憶吧。 前陣子跟攝影師好友奕琦聊起了「兒童攝影」,我說,那些讓小孩在攝影棚裡穿和服拿著油紙傘拍照的照片,的確讓我很雞皮疙瘩。(以上文句換成:拿著吉他穿皮衣、拿著海豹布偶頭上有蝴蝶結...等等都可以替換。) 我說,但是家用的六千元數位相機,我永遠只能叫小孩:「不要動,看這裡,笑一下。」因為小孩一動,只要光線不夠,整張影像都是糊的。 我多想...多想...多麼想,再過二十年後,還能在我不爭氣的老化記憶裡,搜尋他們嘴角的奶油,想記得他們賴在沙發上胡亂的嘻笑、拿著玩具發亮的眼神、玩到雜亂無章的頭髮.....。這些東西才是深深刻印在我潛意識裡卻無法被列印的畫面, 而不是「看這裡、不要動」 。 社團春遊回來,奕琦手上的專業相機跟她幾年累積下來的技術,完完全全的俘虜了我們夫妻的視線,也讓對待事物力求完美的老公,舉手投降。 那些動態的瞬間笑靨,是父母眼神貪求無厭的鎖定點,也許真的為了家庭,偶爾忙得無法呼...

小孩練合氣道的二三事

  五月19日午後,合氣道的小朋友們相約到公園練習,也讓奕琦阿姨拍照,留下小小的身體練合氣道時的身影。 本文圖片來源: 幸福留影   攝影師:陳奕琦     有一天他們會長大,但是身體的記憶會跟著他們一輩子。這句是雲門舞集幼兒舞蹈教室的廣告詞,我是相信的。只是對我而言,萬華合氣道場會比我千里迢迢帶小孩去市中心去上律動課,要來得親切許多。 對小孩而言,這裡不只是一堂「課」,這裡像是他們第二個家、第二個遊戲場、第二個認真學習的地方。   有朋友問我:「 小孩學了合氣道以後,萬一以後爸媽反而被打怎麼辦 ?」 其實,我也曾問過一樣的問題,當時我自己還沒開始練,不瞭解個中滋味,其實還蠻擔心以後想拿棍子打不孝子,反而被「 空手奪白刃 」怎麼辦? 人類是個複雜的動物,我想沒有一個問題,會有著單一答案。是不是練了鋼琴一定不會變壞,是不是國小念了資優班一定就能上台大,這些問題的答案會隨著時間、環境、情感...而不斷改變。 身為一個學員家長,我不能說「 練合氣道一定不會變壞 」,因為如果在道場中,教練再怎麼規範「 長幼有序 」的道理,但是假設家中的環境卻是由上而下的強勢高壓(家暴之類的),相信無論是不是合氣道的孩子,一路被壓抑到了青春期,也是會如同火山一樣的爆發吧。 人是複雜的動物,教養最後的結果,其實都需要很多因素去支持。   但是,當我自己也成為學員的時候,基本上,我就發現擔心合氣道的孩子會變壞,真的是有點多餘了。也許說出來很阿Q,但是,當你 「知道被壓趴在地上」 是什麼滋味,我相信一個正常成長的孩子,打從心底不會想出去逞兇鬥狠了。(何況外面的柏油地是更硬.....。) 在練習的過程中,要學會腳踏實地,要學會保護自己,也了解到面對師長跟對手要更懂得謙卑。這樣的事情,是只有父母兩人所無法獨自給予的,要把孩子放在一個大環境裡頭,去明白長幼之間的關係。當孩子找到歸屬感以及自己的位置,內心自然不會像飄盪的魂魄,急於在黑暗的世界中找到一席之地。     我想,任何一個叛逆小孩,如果有聽到教練揮拳時衣袖有凌厲的風聲,他內心裡頭一定會盤算,想像自己想當「 惡少 」,但是遇到這種「 被害人 」的時候,可能會有什麼下場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