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孩子還小的時候,家裡少不了小孩的哭聲,不分日夜。他們睡不好也哭、天氣太悶熱也哭、空氣太潮濕也哭、無聊沒事做也哭.....。我跟老公說:「書上說外國人都讓小孩晚上自己睡一間,放著讓他哭,哭到自己睡著耶。」 老公說:「寫書的那些專家可能都不是自己帶小孩吧。」 「可是我上次問住過國外回來的人,他們說是真的耶,不是書上寫寫而已耶。」 依然面無表情的老公說:「可能因為外國人房子都很大吧,小孩放在樓上房間盡情的哭,距離很遠。」 所以結論就是, 住在大房子,比較有機會可以 「照書養」 。 如今那個半夜要哄小孩的日子已經漸漸遠離,重拾一覺到天明的幸福。但是隨著孩子長大,父母永遠有功課要做,既然「書裡的專家」都說要讓小孩 「盡量玩」 ,好吧,那就盡量玩吧。 說來簡單,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,我家兩個小孩從早上眼睛張開看到對方開始,上學日不算,只要他們有看到對方,就可以一整天邊講、邊玩,邊搞把戲到晚上,直到爸媽趕他們去睡覺為止。 所以真是矛盾,明明希望小孩盡量玩,但平常最常跟小孩說的話卻是: 「你們兩個 ,別再玩了 !!!」 睜開眼,「快吃早餐啦,別再玩了。」 晚上,「快洗澡,別玩了。」 三餐,「吃飯啦,還玩。」 「要出門了,去換衣服啦,....啊,別玩了啦,會著涼...。」 「快穿襪子跟鞋子,天哪,你們坐在玄關也能玩...」 「大馬路邊不要玩啦!」 有危險的時候通常我就會開罵開扁了 。 「回家放下書包去用肥皂洗手...........ㄟㄟ,你們兩個不要玩水。」 「別玩了」 「別玩了」 「別玩了」 … .. . . 是爸媽叮嚀過當嗎?小孩好像可以不吃不睡,只要有樂趣就好,有時候不得不裝出嚴肅臉孔,不然所有生活作息都不用進行了。 那天,姐姐出門去上學了,弟弟睡到十點多,我板著晚娘臉孔叫弟弟吃早餐,不過是轉個身去拿東西,就聽到背後傳來: 「揪~啾~啾~啾~」 的聲音。 我轉頭一看,當場晚娘臉孔就破功了。 我只差沒笑倒在地,覺得太爆笑就把它拍下來,小孩子難道沒辦法好好吃東西嗎,真的是..... 「別再玩了啦,快吃東西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