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08的文章

交響情人夢

  從第一集開始,隔了好幾周,今天終於把交響情人夢看完了。 之前我那研究生大姪子強力推薦再推薦,推薦了一年我才看,也許是年輕人的熱血,把這齣戲講得太完美,加上之前Sammi推薦的日劇很好看,以至於比較起來,交響情人夢始終讓我意興闌珊,有一集沒一集的看著。 雖然有些部份實在很爆笑,不過如此KUSO的演出,感覺比較適合更年輕的人看。上次看的螢之光,講的是熟男熟女,比較能很快感同身受。 神奇的事情是,這齣日劇交響情人夢,突然到了最後一集,我對它的就改觀了,似乎前面十集的鋪陳,都為了男主角搭上計程車趕往福岡的那個時刻,讓觀眾看到他壓抑的情感被解放,也解放了觀眾。再搭配上最後一幕的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的高潮迭起,完美演出,完美結束。 很棒的故事,最後兩集才比較突顯出來。 千秋學長跟野田妹兩人是幸福的,看到懶散的野田妹將千秋當成目標,不斷激勵自己向上,而千秋過於嚴肅嚴謹的性格,因為有了不按牌理出牌的野田出現,柔化了內心的線條。我覺得這樣蠻好的,互補又互需,有些交集卻又各自有天地,情人若能這樣相處,幾乎是最佳搭檔了。 日本的漫畫說故事的能力還是很厲害,看完這齣戲,我原本認為不帥不美的男女主角,竟然就變成我心目中的俊男美女,遙不可及的古典音樂,就變成了也有喜怒哀樂的人性聚合。我細想了一下,有什麼動人的故事,是台灣作家或漫畫家創作出來,膾炙人口的嗎?如果你知道,請舉例一下告訴我。 不要舉那種太灑狗血的喔,像霹靂火那種,或走哭調路線三秒鐘落淚的喔。 講真的,我一下子還真是想不出來。

吳興街底的底

    上周四趁天氣不錯,下午帶著小孩出門去看房子。 畢老師囑咐我最少要看過五十間房子再做決定,張淳淳的書說她看過兩百間才開始買房子。兩百間?我沒這麼豪情萬丈,我只是想說走走看看,如果有機會看到買得起又喜歡的房子,再來跟老公討論如何可行。 周四看的那間房子在吳興街底,比公車總站還遠的遠,我腦海裡頭就浮現出史瑞克裡頭那個"Far far away"....,不過屋主夫妻實在很親切,下了公車以後電話聯絡,雖然還要走很遠,我實在也不好意思走到一半說要放棄,不過抱著弟弟實在很累。 地址是信義區,如果騎車或開車,距離101商圈也不是真的很遠,但是社區裡交通很不方便,只有一班小社區巴士,地形有小山坡,嬰兒推車我大概會推不動。聽屋主說另一個岔路再遠一點就是挹翠山莊,很多名人住在那邊。 屋主是自賣,兩夫妻跟一個小女兒,因為學區跟經濟考量,搬回東湖去跟娘家一起住了,空出來的房子就想說賣賣看,不過也不是很急賣。兩房一廳一廚 1.5衛,10年房子,權狀約22坪,室內18點多坪,位於五樓電梯大樓的三樓,一層四戶,沒有警衛,警察有巡邏點,管理費低,社區委員會負責公共事務,地下室停車場可租。 屋況是還好,室內採光就不是很好,白天也一定要開燈,而且我覺得天花板高度有點太低了,總覺得好像我老公踩板凳就可以申手碰到的感覺。 只有一個陽台,而且正對隔壁棟窗戶,距離還蠻近的,所以陽光也進不來。 公用環境乾淨明亮,公梯開了一個大窗,走出那間房子就突然有豁然開朗的感覺,我實在有衝動想可不可以買公梯就好。 陽光、空氣、水,三項不及格兩項。 總價蠻低的,信義區恐怕不可能會有這樣的價錢,我祝福那夫妻可以順利把房賣掉,我想也許頂客族或單身貴族有可能入住吧。

  房價越來越高,看來我家的資產要追上台北市的房價是有點困難了。 年前打電話請教畢老師,老師叫我過半年再看看。 會有機會買房子嗎?還是要繼續當租屋族? 老公說今年先租房子吧,他想把證照考試好好準備,而且我一個人怎麼拖兩個小孩去四處看房子。果然是問題的好徵結,有兩子是寸步難行,更別說要看屋了。 有時候想著想著,難免憂鬱了起來,為什麼想要一個殼會這麼困難,而老公一個月的薪水,有一大部份,就這樣花在兩間房子上,一間有名無實,一間有實無名。雖然老公的公司這個月開始提高了房屋津貼,但還是沒辦法去改變,我們有兩間不屬於我們的房子這件事情。 之前也不是沒想過要搬回萬華去,就可以把這邊房租省下來,可是最後我跟老公所有的討論都指向一個結果,就是不可能搬回去了。複雜的故事就不再贅述,我還是得重申其中沒有誰有錯,只是這個結解不開,而我們也寧願跟自己的荷包過不去,來換取逃避的空間。 信義區的公寓中古三房大概要一千萬出頭,真可怕,就連套房都要五百萬起跳,離這裡稍遠一點的文山區倒是還有六百萬有找的三房公寓,不過屋齡已經27 年,要翻修整理恐怕還要一筆預算。信義跟文山區電梯兩房沒有八百萬似乎已經很難找了,新店偏遠山上好像還有便宜的,可是交通就會很不方便。 對房地產有經驗的人,都跟我嚴正的說林口三峽淡水千萬別碰,要買房子寧願擠在台北市,也不要去選擇成屋供給量超高的地區。我當然相信這些前輩們所說的話,只是,要擠在台北市,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哪。 也許,事情的困難度還是在於對於空間需求性的問題,雖然我們要求不多,但一家四口, 總不能擠在套房過日子吧。於是即便把需求刪刪減減,可還是不容易達到台北市居易的程度。 台北縣呢,考不考慮?在房仲業網站亂逛的時候也會看一看,但有些地區完全不熟悉,有些地區也已經飆漲直逼北市,加上老公上班每天時間十幾個小時,我也很擔心如果搬到比較遠的地方,會不會連說晚安的機會都沒有。而且如果在北縣背房貸好像也不會比在北市付租金輕鬆,只是空間會比較大,但家人相聚的時間就變得更少了。 看來結論似乎是像老公說的,今年繼續租房子吧,讓他好好準備考試。 也有人說,人生的未來,誰知道會落腳在哪裡,幹嘛一定要綁著一個房子。 好像也有道理,反正即使很想做些什麼改變,但短時間也不可能了,現在我能做的就是只有存錢、投資、好好照顧小孩,等待合適買房子的時機

門風

  之前藝人兒子的打人事件鬧得沸沸揚揚,據說那年輕人的母親哭哭啼啼的摟著兒子,說不知道以後怎麼教小孩,我回溯記憶想了想,這個家族過去的新聞大多是社會的負面教材,我就跟老公聊到關於門風這件事。 以下講的事情有點嚴肅而且有點八股啦,就當作是我要寫下來提醒自己注意言行的備忘好了,不是針對任何人事物喔。 成家立業,當下一代開始有了知覺想去想理解成人的世界,爸媽的身上就出現了標竿式的責任,育兒雜誌用了比較新式的用語,叫做家庭教育,我卻希望用更古老一點的詞語,提醒自己,那不只是教育,而是更整體的言行舉止、價值觀和家庭氣氛。 爸媽是家庭的領導者也是仲裁者,事實上我知道有不少家庭紛爭是由於父母親介入太多、偏袒或完全不介入所引起的,家庭的不和樂,雖需要全體一起經營,但父母的一言一行畢竟還是主要的影響因素。 簡單的說,就是家族裡的遊戲規則,這些規則最後造就出了某些範圍,決定了家族成員的行為。 書每個人都會讀,就算不識字,野戲台裡的忠孝節義,轉換到每個人的心裡,還是內化成了完全不一樣的事情。後來這幾年我漸漸發現了,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尺,原來禮義廉恥不是像國小課本裡面的那麼簡單,而是會隨著每張嘴臉,以及他們得到的利益在改變的。大至四維八德,小至生活瑣事,都靠每個人心中的尺去衡量,透過那把尺,即便是同樣是寫在小學教室中黑板邊的中心德目幾個字詞,長大以後卻也能自行演繹發揮成天差地遠的程度。 需要舉例子嗎?也許你想一下,就會發現有些家庭天天有亂象,而有些家庭維持中庸之道,知足惜福。 不過我還是要強調,不可以一竿子打翻很多人,也有人在敗壞家庭力爭上游,當然也有反面例子,我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另外被當成個案來看,我只是想讓自己重新思考門風這件事。 觀念會決定人生,也會決定家人的人生。 講一個我爸跟我伯父兩家人的小故事好了。 他們年輕時就從金門移民來台,相繼成家立業,我父親結婚之前跟我伯父伯母住在一間三合院裡,某日伯父的兒子被爸爸教訓了一下就離家出走幾天,大家著急得四處找人,我爸也找得很著急,後來終於找到人了,我爸正想開口責備姪子怎麼可以讓家人擔心,只見我伯母不及不徐的問兒子,這幾天有沒有餓肚子呢,她兒子怯生生的說肚子很餓,所以偷了一台腳踏車去變賣換飯吃。我爸一聽大驚,這可是件不得了的事情,正想破口大罵,卻只見我伯母笑咪咪的說,好孩子,這麼聰明沒有餓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