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動與靜

IMG_5944

雖然每個小孩,在父母心中都是「獨特的存在」,不過,我總是盡力把他們的優點跟缺點放在一起看,才避免自己得到「父母的盲目病」。

有次我跟學妹惠婷聊到我女兒,說她可以玩到瘋,也可以在桌前坐著看書畫圖一小時沒問題,至於玩的程度,幾乎可以用「大暴走」來形容。

學妹聽完,很給面子的說:「那很好啊,能靜能動。」

我接著說:「可是不能協調啊。」自己覺得莞爾,但一想到那兩隻脫韁野馬,我可拿不出喜形於色的表情啊。

說到瘋癲跟沉靜並存的極端程度,我女兒又比弟弟更嚴重數倍,無論文攻武嚇、好言或惡臉,都無法將之收歸為一板一眼爸媽心裡的「正常範圍」之內,惟有學習耐著性子慢慢導引,小孩不是太脫序演出就好。

 

只能說,當媽的這幾年慢慢觀察下來,結論是每個小孩的天生氣質都不同,用 「比較」 的瞬間去抹煞小孩與生帶來的天性與天份,對孩子來說是很不公平的事情。偶爾,事情也會反過來,爸爸媽媽也會「脫序演出」,小孩會在旁邊耐著性子慢慢等待。我們不是完美的一家人,吵吵鬧鬧、嘻嘻笑笑,雞飛狗跳的度過每一天,期待的不過就是,如果世界末日,我們要相守一起,如果世界還有美好未來,那就請兩位小孩各自尋找幸福去。

IMG_6159

那些「動與靜」,雖然也讓我深深困擾,但我想想,等到以後他們背起包袱離開家裡,這些點點滴滴,大概會成為我緊握不放的回憶吧。

前陣子跟攝影師好友奕琦聊起了「兒童攝影」,我說,那些讓小孩在攝影棚裡穿和服拿著油紙傘拍照的照片,的確讓我很雞皮疙瘩。(以上文句換成:拿著吉他穿皮衣、拿著海豹布偶頭上有蝴蝶結...等等都可以替換。)

我說,但是家用的六千元數位相機,我永遠只能叫小孩:「不要動,看這裡,笑一下。」因為小孩一動,只要光線不夠,整張影像都是糊的。

IMG_6195

我多想...多想...多麼想,再過二十年後,還能在我不爭氣的老化記憶裡,搜尋他們嘴角的奶油,想記得他們賴在沙發上胡亂的嘻笑、拿著玩具發亮的眼神、玩到雜亂無章的頭髮.....。這些東西才是深深刻印在我潛意識裡卻無法被列印的畫面,而不是「看這裡、不要動」

IMG_6236

社團春遊回來,奕琦手上的專業相機跟她幾年累積下來的技術,完完全全的俘虜了我們夫妻的視線,也讓對待事物力求完美的老公,舉手投降。

那些動態的瞬間笑靨,是父母眼神貪求無厭的鎖定點,也許真的為了家庭,偶爾忙得無法呼吸,但我心裡清楚,如果沒有他們,我可能連呼吸都不要了。

IMG_6243

簡單的幸福,簡單的影像,就可以讓我記得每次呼吸的動力為何。

IMG_5980

請奕琦吃了頓飯,飄著雨的傍晚又回到了我家,兩大兩小吃吃喝喝又過了數小時,後來才知道,我家混亂的客廳,在奕琦的鏡頭下竟能展現出豪宅般的光線。好相機的收光效果,在真實的場景與真實的表情下,要把握瞬間,沒有這種相機還真的是做不到。(現在再回頭看看我家兩光一號相機跟兩光二號,突然有無淚之感。)

 

IMG_5635

作品是騙不了人的。人們可以彼此欺騙,但是作品卻總是說著最真實的語言。
我曾經參觀過一個佛像雕塑展,華美嚴肅,但是仔細看著每一尊佛像,在表像之下的某些手法卻令人作嘔。不可思議,有人看待這世界充滿仇恨與惡意,有人卻能始終懷抱著善良跟美好。

奕琦是屬於後者。

這些年來,雖然這世界總是試圖改變她,但是她依然不改初衷的堅持真實與善意。


幸好她沒有叫我在鏡頭下完美演出,比方說:「幫小孩搔癢」、「親小孩」、「親額頭」....之類的戲碼。工具可能就那些,但是不同的人使用,卻會出現不同的結果。硬體、技術、眼光,還有性格,會決定最後的結果。

 

不信,那就把浩瑄拍照的作品也拿出來比較好了,瞧她認真的,哈哈。

IMG_6191

那天奕琦晚上八點離開我家,在此之前的數小時,我家一直呈現有兩個人喊叫、玩鬧、在地上翻滾,以及胡言亂語的狀況。

客人一走,我從電梯口走進來,關上門,客廳只剩下喇叭傳出古典音樂輕輕的優美聲音。唉,我真的習慣了。他們兩個動極思靜,在客廳看起書來了。過了二十多分鐘,弟弟比較坐不住,先終止了安靜狀態,跑來問我: 「媽媽,阿姨走了嗎?」

我沒好氣的說:「對啦。」心想,弟弟剛剛不是有說再見嗎,還問。

弟弟很無辜的說: 「阿姨是被我們嚇跑的嗎?」 ....剛剛一直吵,還真有自知之明啊。

IMG_6248

第二天接了浩瑄放學,我給他們兩姐弟精神訓話

「家裡有客人來,你們吵吵鬧鬧的好嗎?」兩姐弟看著別的地方沉默不說話。

我心想他們應該在認真的反省了,繼續念。「又不是沒跟你們講過,有客人來的時候要安靜一點。」

沒人回話。

我下了結論。「麻煩你們,下次可以表現禮貌嗎?」...應該可以作結束了,End。

 

 

但是沒End,因為有個小孩轉過來問我:「我們可以表現特技嗎?」

 

 

 

不可以啦,還要問嗎,而且我回答了有用嗎?

IMG_6143

留言

千江一月表示…
“這些年來,雖然這世界總是試圖改變她,但是她依然不改初衷的堅持真實與善意。”

這樣的堅持初心,是令人感動的赤子之心呀!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關於虛擬的二三事

我家兩個小孩,一直過著許多虛擬幻想的生活,虛擬廚師、動物管理員、公車司機、美髮師、老師、照顧小孩的媽媽...之類的。當然,也一定會有人說:「小孩的生活不就是這樣嗎?」 孩童總是在模擬之中學習成人世界的一切,當然也是因為總不可能真讓四歲半、兩歲半的他們拿刀子去當真正的廚師吧。 我曾經也想過,現在社會對孩童的虛擬遊戲影響了多少。 像我那年代的童年,好歹「見狗是狗、見貓是貓」。這句很白話,意思就是我幼年初次認識的第一印象,都會是「 真 」的東西。但到了我小孩這一代,事情又不一樣了....(我老了,這什麼語氣.....)。浩瑄從出生到出門看到第一隻貓、第一隻狗為止,可能就已經事先認識了許多「 再造性的衍生品 」,對她而言,到底是米老鼠比較真實,還是樓下臭水溝冒出來的老鼠真實,我這媽也不敢貿然回答。 我這年代,還有些意願堅持「 真實 」....(這語氣又不知不覺跑出來...我老了....),但看來似乎一轉眼,這世代對於真與假的界線已經日漸消彌。 米老鼠是假的老鼠,但對小孩而言,牠卻是真實的存在,打開小孩的玩具櫃,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,加上現代化的幼兒教具如此多元,小孩很早以前就已經在「 看著假的學真的 」。 當然也有可能有人會問,這問題嚴重嗎,或者是一個全職宅媽的牛角尖世界。 我個人認為,這問題不是嚴重,而是一代一代衍生下去,漸漸成為一種無可避免的現象。 當我的小孩指著電視上唱歌的波伽利(演唱會DVD),問我說:「 媽媽,是真的有波伽利這個人嗎? 」有,他有血有肉。 事實上,他們卻從來沒有問過我:「料理鼠王裡面那隻老鼠真的會煮菜嗎?」何者對他們比較真實,或者真與假這兩件事對他們並不重要了。 是大人先打破了真假的界線,往後沒有理由批評下個世代活在虛擬裡面。 也許未來,真的油畫、真的水墨畫、真的鋼琴....之類的東西,都會漸漸被取代。 而什麼東西會被留下來呢。 反正想不到的答案也是想不到的,那我這篇幹嘛這麼語重心長又不停喃喃自語,觸發我思考虛擬與真實的原因,就要出現了,答案就是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我家那兩個小傢伙,有天,我聽到他們在對話。姐姐跟弟弟說:「來,這隻給你,假裝你在玩賽車,等下我們要一起玩跳舞喔。」兩個小鬼拿著我家的電

[專輯推薦] 大衛福斯特與好友們的音樂饗宴

  如果你跟我一樣,從80年代就接觸西洋音樂,絕對認識照片中的那個老年人(是的,他已經接近60歲)。如果你不認識他,那現在有一個絕佳的好機會。他叫 David Foster (大衛福斯特),曾經是某個One-hit-wonder(就是只紅一首歌)合唱團的一員,而現今則被稱為HitMan (安打製造機),橫跨詞曲創作、編曲、製作人等各項身分。而這張專輯就是他與所謂他的好朋友的現場演唱會實況DVD。 如果只是這樣的身分,老實說他不會有這麼多好朋友來幫他站台。更重要的是他幫助了許多人在英語流行歌曲的市場綻放光芒,其中最成功的例子則非 Celine Dion (席琳狄翁) 莫屬。Celine Dion 在遇到 David Foster 之前,其實已經在加拿大的法語市場有相當的知名度,而在當時她其實連英文都不會說。憑藉著自己的努力以及 David Foster 的功力,讓 Celine Dion 在英語流行歌曲的市場一鳴驚人。她的第一張英文專輯名稱是 Union ,中文翻譯為水乳交融,當時這捲卡帶(沒錯,是卡帶!)正是陪伴我度過高中時代漫長通勤時光的一個重要指標。除了Celine Dion,其他如 Andrea Bocelli (安德烈波伽利)、 Josh Groban (喬許葛洛班)、 Michael Bublé (麥可布雷)則是他這幾年的”新發現”。 回到正題,這張專輯正是這些所謂的好朋友一起幫 David Foster 站台的演唱會。陣容有多堅強,看博客來的 說明 就知道。每個出席的角色,不管是老、中、青,都有個人演唱會的經驗或實力。而演唱會上面表演的歌曲,不但幾乎都是 David Foster 的作品,而且用暢銷歌曲已經不足以形容,真可算是經典曲目。整個演唱會中,我個人認為表現最精彩的,是 Michael Bublé 。他是一個著名的爵士歌手,不只現場唱歌功力一流,搞笑程度也是令人刮目相看,而且他也是 David Foster 未來的女婿之一(David Foster 有五個女兒,全部都出席了該演唱會)。他跟 Laura Pausini 現場合唱"You’ll Never Find",我個人是百聽不厭。不過這首歌的出處是他個人的演唱會,而不是 David Foster 的演唱會。   每個人在演唱會中精采的